“要加速推进数字化转型,做好总体规划,细化实施方案,推动各项工作扎实有序落地,全力将华兴建设成为一个市场领先的智能化、数字化、科技型的现代银行。”7月底,广东华兴银行2023年年中会议中再次被明确提出。
在当前的金融科技浪潮中,金融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已经是各家金融机构的重要战略,2020年该行提出“先行先试”探索全新数字化的业务模式,经过两年多的探索实践,华兴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对传统线下业务进行线上化流程重塑,打造全新数字化产品,大幅提升了团队合作效率,降低了运营成本,强化了风险管理。但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不断迭代的金融科技,我们的数字化转型仍然任重道远”。
事实上,业内人士普遍分析称,相较于国有大行和头部股份行,中小银行在资金投入、科技人才、数据基础和技术研发等方面相对薄弱,数字化转型进程普遍处于起步阶段,打好基础是这一阶段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前不久成功上线的新一代信息系统工程正是华兴银行持续夯实自身数字化转型基础的又一“力作”。
据华兴银行首席信息官介绍,新一代工程建设启动于2021年10月,今年5月成功投产上线,完成核心、信贷、核算三大领域七大系统平台的换代,重塑全行业务架构、作业流程、系统架构和数据处理,提升科技对业务的支撑能力,进一步夯实了其数字化转型的基石,构建了一套支撑全行未来10年业务发展需要的强大信息系统。
兼顾效率安全,支撑业务长远发展
对于华兴人来说,锚定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银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全面数字化和智能化的银行服务,以提供更高效、便捷、安全和个性化的金融服务体验。同样,这也是该行打造新一代工程的初衷。
据介绍,通过新一代工程中新核心系统、智能网点系统、后援中心平台的建设,华兴银行利用多渠道融合、场景化营运、“现场+远程”的服务创新模式,基本实现了客户服务无纸化、线上化、集中化、移动化、智能化、数字化的“六化”目标,达到提升客户服务感受、提高业务办理效率、提升风险控制能力、降低业务运行成本的“三提一降”效果。
自新一代工程上线以来,随着服务质效持续提升,华兴银行各业务条线发展明显受益。比如,零售信贷条线搭乘新一代工程的“东风”,加快零售信贷业务基础功能的建设,提升线上化、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在分行客户经理人数未能大幅增加的前提下,有效提升单户的作业产能。
“新一代工程投产上线后,零售信贷条线整合了几大风控系统,重构了零售策略调优平台,在今年通过引入外部大数据和发掘行内存量数据,重构零售贷款的风险评价架构,打造出全新的零售信贷风控产品体系。” 零售信贷部负责人表示,同时充分利用新一代工程信息系统的分布式架构,按模块不断优化贷前、贷中、贷后各板块,使得零售信贷产品可以实现敏捷开发、快速迭代的效果,有利于进一步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打破数据“孤岛”,提升数字化转型动能
随着银行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的深入推进,将“囤积”大量的内外部数据,这极大考验银行的数据治理能力。对此,银行需要建立健全数据管理和分析能力,以便有效地收集、存储和分析大量数据,这有助于银行了解客户需求、预测市场趋势,并为业务决策提供支持。
据了解,为增强数据管理能力、提升数据资产质量、提高数据应用水平,华兴银行以提高数据质量为目标,在新一代工程中实施13个全面落标系统和21个非全面落标系统的数据标准落标工作,同时制定财务、客户、机构、产品、资产、渠道六大主数据管理方案并推进主数据方案在新一代相关系统落地。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传统的银行业务条线风控系统多以“烟囱式”建设,大量数据缺乏统一管理规范,造成数据梳理成本高、效率低、实用时效慢、无法复用留存等问题。
此次,在新一代工程中,华兴银行力求从源头解决数据不一致问题,打通数据“孤岛”。比如,综合信贷管理系统的应用,一方面打通了对公、同业、零售底层客户和业务数据,完善集团客户管理,实现了全行统一的额度管理要求;另一方面,整合三个零售类信贷系统,实现全行零售信贷业务数据共享和统一。
对此,华兴银行风险管理部负责人深有感触。她认为,对零售、公司和同业业务进行统一管理,打破了之前针对不同业务多系统分而治之的局面,进一步统一了数据标准,完成了数据清洗,数据质量显著提升,解决了业务系统过多、跨系统业务数据交互不畅等问题。而通过接入集团关系图谱,进一步促进了该行在集团客户认定、统一授信方面管理能力的提升。
同样,华兴银行公司银行总部负责人也表示,新一代工程有效提升了全行数据治理能力,进一步梳理了大额定期、对公定期、协定存款业务规则,优化相关系统业务操作流程,完善各业务基础数据字段覆盖,在全行数据治理的业务框架内,加强了公司银行业务数据落标与规范。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