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清远,岭南绿都。清远作为广东省陆地面积最大的地级市,农业资源丰富,背靠粤港澳大湾区,拥有着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全面深化改革十年间,广东下功夫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努力把短板变成“潜力板”。自2019年12月广东广清接合片区入选11个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名单以来,“广清一体化”持续推进,不断擦亮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破题之钥”。
样板区“打样” 打造五大百亿级农业产业
迎着朝露,清远英德连樟村村民陆奕和骑着三轮车,带上砍刀、背着背篓,前往后山一片茂密的竹林中,采收麻竹笋。采收结束后,陆奕和将满车的麻竹笋运往附近的加工厂进行二次加工,一排排的货车再将笋制品运往全国各地。
位于粤北山区的英德被称为“麻竹笋之乡”。每年7月到10月,都是麻竹笋收获的季节,在连樟村大大小小的麻竹笋加工厂内,村民陆续来到这里,拉着他们刚刚采摘的麻竹笋,搬运、称重、结算,厂房内格外忙碌。“我今天总共采了265斤麻竹笋,现在一斤能卖到1.65块,一天的卖笋收入能达到400多块。”陆奕和说。
广东省清远英德连江口镇连樟村地处粤北山区,曾被称为“大瘴之地”。2019年12月,英德市连樟样板区作为广清接合片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全力推进党建引领、交通先行、产业带动、文旅农旅融合、环境提升等五大专项工作,不断为全省、全国提供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城乡融合发展新经验。
连樟村乡村面貌。新华网伍嘉炜 摄
如今,在连樟村内小河流水潺潺,宽阔的柏油路上车流不息,家家户户修建起新村舍,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大棚内种满了各式各样的水果,连樟村已从昔日的贫困村蜕变为乡村振兴“样板村”。
连樟村村民陆建国一早来到现代农业产业园大棚内,为这里的蔬菜水果枝芽进行修理。与过去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农业不同,产业园内收成不仅产量高、工作强度小,而且收入也在稳定提升。
“我之前免费去海南学习了一个月关于作物播种、采收和作物分解的课程,回来后每天主要管理大棚内的番茄和蜜瓜等水果作物,保证它们能健康成长。” 陆建国说。
连樟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陆飞红说:“连樟村紧跟改革的步伐,从农村环境的改善、产业发展上下功夫,让村民充分享受到深化改革的红利,也能让我们的村集体不断壮大,更好地服务群众,从而促进组织振兴。”
自今年以来,清远以打造“清远五大百亿级农业产业”为主抓手,推进乡村振兴,着力打造清远鸡、英德红茶、连州菜心、清远丝苗米、西牛麻竹笋5个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加快引龙头、塑品牌、定标准、延链条、联市场,着眼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探索农业产业振兴的“清远方案”。
推动“广清一体化” 破解城乡高质量发展难题
广清产业园。新华网伍嘉炜 摄
在广州和清远的交界处,曾是贫瘠之地。经过10年的发展,这里已经成为智能家居、汽车零部件、新材料、生物医药、食品美妆等产业发展的集聚地,广清接合片区成为大湾区产业转移的主战场、首选地。
自《广清一体化“十四五”发展规划》颁布以来,广州、清远两市以市场主导为基础,有效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深挖两市产业互补优势,构建深度对接的完整产业链条,探索“广州总部+清远基地”“广州前端+清远后台”“广州研发+清远制造”“广州孵化+清远产业化”等合作共建模式,深入推动广清一体化产业协作。
在清远欧派集成家居有限公司工厂内,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打包各类家居木板,一排排机械臂精准地挪动、切割木板,通过数字化赋能,实现家具的智能制造。“清远是我们全国最大的生产基地,主要负责制造和交付,而研发和销售在广州总部进行,这样既减少了成本,也扩大了市场。” 清远欧派集成家居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钟菠说。
去年12月份以来,清远市抢抓广州纺织服装产业有序转移机遇,跟进广州中大纺织服装商圈产业有序转移工作,集中全市的力量和资源,承接珠三角产业有序转移。截至8月,广州北·中大时尚科技城累计达成意向入驻企业8949家,落地项目460个。
近年来,清远持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全面放开落户城镇限制,探索推动广清接合片区居住证互认;《土地经营权证》抵押融资均实现从“0”到“1”的突破,先行探索并发放《土地经营权证》抵押贷款300万元,有力推动农村“资产”向“资金”转变……广清接合片区不断创新实施多项改革举措,城乡融合发展迈上新台阶。
“清远把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作为主要着力点,积极抢抓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广清接合片区重大改革机遇,大力破解阻碍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用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清远市委副书记翟雪梅说。
着眼文旅 以城乡融合打造“大湾区后花园”
清远是广东省陆地面积最大的地级市,连绵的山脉与北江、连江交汇联袂,奇峰险峻的高山峡谷、碧波荡漾的湖泊温泉,共同交织成一幅写意山水画卷。背靠粤港澳大湾区7800多万人的大市场,清远以文旅产业推动城乡融合,推动清远建设成为大湾区魅力后花园、旅游度假目的地。
清远市区一江两岸。新华网发
走进清远清新区三坑镇,绿树成荫,民宿成群,来此避暑、旅行的游客络绎不绝。在三坑镇,遍布着50家大大小小的民宿。清远米墅稻田野舍负责人薛卫东正忙着接待游客入住,介绍民宿内特色农业、亲子教学等体验项目,仔细询问游客需求。“我们租用了村民的宅基地、闲置房屋和土地,建了58间客房。我们一直坚持雇用附近村民在民宿上班,为当地带来80多个就业岗位,让小而美的乡村民宿业态释放发展可能。”薛卫东说。
今年以来,清远市坚持规划先行,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支持民宿建设,加快旅游资源有机整合,成立乡村民宿产业学院、乡村民宿发展协会,建立“民宿创客空间”和乡村民宿人才孵化基地,有效发挥民宿产业联农带农作用,进一步拓宽村民增收渠道。今年1-9月,清远迎来了1007.29万人次游客,其中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的游客占比超五成。
清远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殷昭举表示,接下来,清远将加快推进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广清接合片区建设,大力实施quot;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quot;,壮大县域经济,建设美丽圩镇,辐射带动片区居民持续增收、逐步致富,实现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振兴。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