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广告营销网 > 消费

常州武进:洛阳桃红织春韵,乡村新篇踏“岑”云

来源:新华网 阅读量:9723 时间:2025-03-31 20:04   
导读3月30日,随着“桃蹊觅缘·灼灼其华”——洛阳镇第十三届桃花缘交友活动的结束,为期三天的“又见桃花开请到洛阳来”第三届悦见岑村文化系列暂告段落。借活动舞台,促乡村振兴,常州武进区洛阳镇以“文化引流+产业联动”的创新模式,为古镇注入新活力,一...

3月30日,随着“桃蹊觅缘·灼灼其华”——洛阳镇第十三届桃花缘交友活动的结束,为期三天的“又见桃花开 请到洛阳来”第三届悦见岑村文化系列暂告段落。借活动舞台,促乡村振兴,常州武进区洛阳镇以“文化引流+产业联动”的创新模式,为古镇注入新活力,一幅“以文促旅、以旅兴农”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徐徐展开。

文化引流,非遗与阅读的双重魅力

“老师,我带了十几本绘本来,想和小朋友分享!”在“书香换花香”摊位前,小朋友们踮脚递上心爱的书籍,换回一盆绿植。这一幕,成为洛阳镇全民阅读推广活动的生动缩影。

依托桃花季,当地打造了“桃香书韵·阅动洛阳”品牌,通过职工书屋、农家书屋建设,以及读书分享会、知识竞赛等活动,让阅读成为乡村振兴的“精神引擎”。

将视角移向岑村老街市集,“桃源雅市·拾遗烟火”非遗项目展演更是一场视觉与味觉的盛宴。30余个摊位中,常州梳篦、留青竹刻等传统手工艺令人驻足;嘉泽潘达鸭头、焦溪腊肠、江南东坡酥等地方美食香气四溢。非遗传承人一边制作糖画一边感慨:“游客对手工艺的热情超乎想象,三天卖出了往年半个月的销量!”

产业联动,从“节庆经济”到“长效产业”

“活动不仅要热闹一时,更要让乡亲们长久受益。”洛阳镇党委书记冯宇道出发展思路。本届活动首次提出“文化引流+产业联动”模式,通过13项主题活动串联文旅消费链——全民趣味运动会、乡村音乐会、桃花缘交友活动等吸引年轻群体;义诊、理论宣讲等服务民生;而贯穿全程的老街市集,则成为非遗技艺与农特产品的展销平台。

活动效应直接辐射至周边产业。距离岑村仅2公里的“桃乡民宿”老板张女士表示:“周末客房早被订满,不少游客提前一个月预约。”餐饮店主李师傅则笑称:“三天卖出的萝卜干和大麻糕,抵得上平时一个季度!”数据显示,活动期间周边商户平均营收增长40%,部分摊位单日流水破万元。

更深远的意义在于产业转型。洛阳镇正以“又见桃花开”IP为核心,推动“短期节庆”向“长效经济”升级:规划建设非遗工坊,扶持手艺人成立合作社;开发桃花主题文创产品,延伸旅游产业链;联合电商平台推广“洛阳优选”农特品牌,实现线上线下双渠道增收。“我们要让文化‘流量’变发展‘留量’。”冯宇说。

桃花为媒,乡村美景与经济的同向

“没想到乡村活动这么丰富!”无锡游客周先生一家在朋友圈晒出九宫格照片:女儿参加绘本捐赠、妻子体验乱针绣、全家打卡烟火嘉年华。像周先生这样的家庭游客占比超六成,他们不仅为美景而来,更被深度体验吸引。

活动设计的“打卡集章”机制巧妙拉动消费。游客在市集购买非遗产品或参与互动项目即可盖章,集满10枚可兑换洛阳特色文创。常州游客小林用盖章换得的桃花香囊装点背包:“既有纪念意义,又让我更愿意‘逛买’。”这种轻量化营销策略,让市集消费转化率提升至70%。

文旅融合还体现在细节中。主舞台上演的“理·听吾说”理论宣讲,将政策解读融入地方戏曲;篮球场上的趣味运动会,结合桃元素设计“桃篮争霸”环节;甚至餐饮区也推出“桃花宴”,以桃花入馔创新菜品。“游客要的不是走马观花,而是沉浸式体验。”活动策划负责人表示。

如今的洛阳镇,正以桃花为媒,以文化赋能的洛阳镇,通过非遗活化与阅读推广双管齐下,提升乡村文化软实力;为产业寻求通道,从节庆经济到长效产业,构建“文旅+农业+手工艺”融合生态;升级品牌,借力IP效应,打造长三角乡村微度假目的地。

这个春天,洛阳用一树桃花,一场市集,一次文旅实验,让千年文脉与时代潮流共振,书写乡村振兴的“春天故事”。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