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广告营销网 > 消费

“德智融合”的课堂结出累累硕果,杨浦这所老牌中学将迎来70岁生日

来源:东方网 阅读量:15637 时间:2023-10-26 20:18   
导读硕果累累的金秋时节,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将喜迎建校70周年。这是学校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也是继往开来、再铸辉煌的新起点。从1953年建校至今,学校坚持在继承中求创新,创新中谋发展;始终以学校名誉校长,“人民教育家”于漪老师为光辉榜样,将于漪...

硕果累累的金秋时节,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将喜迎建校70周年。这是学校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也是继往开来、再铸辉煌的新起点。从1953年建校至今,学校坚持在继承中求创新,创新中谋发展;始终以学校名誉校长,“人民教育家”于漪老师为光辉榜样,将于漪老师的教育教学思想落实到学校的办学实践中,努力打造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学校教育品牌。

10月18日起至10月26日期间,杨浦高级中学持续开展“滋兰树蕙七十载 德智融合育英才”建校70周年校庆暨“双新”工作推进展示研讨活动。全校各教研组总结新课程新教材研究与教学实践的经验,展示学校“德智融合”的教育教学特色与成果。

10月18日下午,在杨浦高级中学第一教学楼大礼堂,数学教师李志鹏为学生们带来题为“‘雨中行’——数学建模”的公开课。这堂丰富多元、脑力激荡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们跳出题海,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为学生们打开了一扇学习的新天窗,提升大家的核心素养,尤其是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随后,曹丽琼老师为大家带来了《数学建模课程的校本化设计与评价研究》微报告,总结了数学组近年来对建模课程的思考、探索与实践成果。通过首场校庆公开课展示,数学教研组向全市呈现了学校“探索数学建模的教学与评价”的实践过程与研究成果。

在这所人文气息浓郁的美丽校园里,科技创新课程同样结出了累累硕果。学校关注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培养,在杨浦区教育“双新建设”背景下,推行科学创新人才培养计划,设立多种科学创新实验室,如数学创新实验室、数字地理交互创新实验室、生物多样化展示中心等,为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提供硬件保障;同时把科技教育作为学校教学活动列入正式课程,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内外各类科技竞赛和科学创新研究活动。

辛勤灌溉成就累累硕果,学校德智融合的育人理念,实现了“大丰收”。近三年,杨高学生共有54人次在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各类科创竞赛中分别荣获一、二、三等奖;杨高学生团队荣获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萌芽赛道的最高奖“创新潜力奖”。

公开课所展现的鲜活实践课堂,充分展现了杨高老师在“双新”推进中的个人智慧和集体创造性,也展现了杨高在深化“双新”改革中整体课堂文化的转型和育人方式的深刻变革。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落到实处的课堂实践,是推动“双新”改革、实现“德智融合”的最重要抓手。于漪老师曾说,“德见一题一课,育见一言一行。”教师的个人教学活动,是教师亲自经历的德智融合教育思想的个性转化。持续打造高质量教师队伍的接力成长,通过这支高质量的育人团队去传授“德智融合”特色课程,是杨浦高级中学的顶层规划。

经过70年的积淀,学校围绕德智融合、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已形成多门特色选修课程。由正高级教师张文领衔,和上海理工大学合作开发的《神奇的荧光碳点》课程,是上海市双前沿课程平台开发的优秀种子课程,让前沿科学技术进入高中课程,为师生点亮了一盏科创之灯;教师姜俊杰开设的《荷花池为什么这么美——构建水生生态环境》跨学科校本课程参与2023年全国普通高中“双新”实验示范区交流展示,是深受学生欢迎的、富有杨高特色的跨学科特色课程……学校积极开展基于科技力量的创新实践,聚焦核心素养,培养终身学习者,打破学科界限,实现整体育人;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提升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进而让学生形成整体看世界的视野、观念与方法。

畅想未来,杨浦高级中学将持之以恒以重点课题顶层引领,以五育并举为导向,推进育人方式变革;整体设计基于“双新”改革的课程规划,重点关注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校本特色课程建设、综合实践活动和劳动课程的实施,实现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以课程建设推动学校内涵发展,提升学校办学特色。正如于漪老师始终坚持的:“教师要做的,就是把学科本身的德育特点激发出来,把它与知识传授能力的培养相结合,全方位育人,真正将立德树人落实到学科主渠道、课堂主阵地。”站在建校70周年这一新的起点上,杨浦高级中学这所致力于回归教育本质的学校,将坚守育人初心,站在教师素养生成角度,帮助教师专业成长,努力建设新时代高素质教师队伍,推动杨浦区教育高质量发展。

10月27日,杨浦高级中学高质量发展推进大会暨庆祝建校七十周年活动将如约而至。届时教育界大咖、校友云集校园“庆生”,共话教育高质量发展。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