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广告营销网 > 动态

你可能永远摸不清极越01有多智能Experience

来源:易车网 阅读量:12205 时间:2023-12-14 23:45   
导读请你相信AI汽车机器人的“聪明才智”。 “你可以放心的把驾驶者的职能交给极越01,在这样复杂的路况下,你看它是怎么处理的。”同车的教练邀请我做一次勇敢的尝试,这也的确是我第一次开启行车途中的“智驾模式”。 如我一般的传统保守思维深入骨髓...

请你相信AI汽车机器人的“聪明才智”。

“你可以放心的把驾驶者的职能交给极越01,在这样复杂的路况下,你看它是怎么处理的。”同车的教练邀请我做一次勇敢的尝试,这也的确是我第一次开启行车途中的“智驾模式”。

如我一般的传统保守思维深入骨髓的驾驶者,在坐上驾驶座的那一刻便只相信自己的驾驶技术,那些驾驶辅助、自动驾驶功能对我而言只是一种“摆设”。

曾经有很多人都告诉我,他们车上所配备的驾驶辅助功能“真香”,尤其在高速公路上,更是游刃有余。我没有不相信,只是不想尝试。

这一次,遇上“汽车机器人”极越01,又遇上语重心长的专业教练,我实现了自动驾驶“0到1”的突破。

实际上,在尝鲜之前我也做过功课,极越01的高端智能配置给我足够的底气。它具备当前行业顶格的智能化能力,全系标配高通8295和双NVIDIA DRIVE Orin芯片,智能语音交互体验行业领先,纯视觉高阶智驾更是“开箱即用”。

高阶智能辅助驾驶从0到无限次突破

常规的道路试驾不必多说,但高级的自动驾驶必须强调。

从停车区驶出,转向常规道路,这时候教练跟我说:“现在我们就可以开启PPA功能,有高精地图覆盖的地方,它都可以操作。”我那该死的倔强模式自动开启,回他“没事,我自己开一会吧。”

极越01在这段城市道路上带给我极为舒适的驾驶质感,遇上红灯刹车减速不会有点头感,变道超车更是流畅自如。方向盘的轻重可以通过语音调节,几乎所有的指令都可以通过呼叫“SIMO”来完成,因为中控台上,你很难找到传统的物理按键。是啊,这才是汽车机器人的模样。

眼看着过了这个红绿灯,我们就要驶入嘉闵高架路,边上的教练又来了:“你姑且相信它一回,高架路段不复杂,可以看看它是怎样的驾驶逻辑。”好吧,按下方向盘左侧凸起的按钮,右脚从油门上挪出,放在刹车后方的地面上“随时待命”,双手轻握方向盘,我的首次“智驾模式”便如此轻松地开启了。

教练在我上车之前,就已经把后续行程的设定全部设置完毕。以至于我开启PPA后,除了轻握方向盘,啥都不用做。极越01自动保持车距,也会自己根据路况变换车道,一系列操作犹如一枚“老司机”。

要知道,这些的确是汽车机器人的基本素养。极越01是全球首款依靠“纯视觉”感知算法,“全程0接管”跑通中国复杂城市道路的智能汽车。它领先的高阶智驾能力拥有百度Apollo高阶自动驾驶全套能力和安全体系赋能,Apollo的L4级自动驾驶安全测试里程已经超过7000万公里。

从嘉闵高架转向沪昆高速,过收费站后,再度开启PPA,这竟然成为我的习惯动作。原来他们跟我说的“真香”,是这种感受!

整体使用下来,在PPA启动的状态下,极越01可以在高速、高架中完成自主变道超车、上下匝道、车道内/间避障等一系列功能场景;在城市道路中,极越01也可实现精准识别斑马线、红绿灯,完成礼让行人、无保护左转、避让非机动车等驾驶任务。

车外语音泊车真是让人上头

资料显示,截至目前,全球仅有两个品牌率先采用了“纯视觉”智驾方案,极越便是其一。

在我们驾驶的极越01身上,搭载了双NVIDIA DRIVE Orin芯片,AI算力508TOPS,纯视觉感知架构拥有11个高清摄像头、12个超声波雷达、5个毫米波雷达总计28个智驾传感器。汽车机器人并非徒有其表。

作为全球首台“AI汽车机器人”,极越01还具备卓越的智舱语音交互能力,国内首发搭载高通第4代骁龙汽车数字座舱平台8295芯片,并首次完全启用双NPU,是当下市面上主流芯片算力的8倍左右。

我们驶入松江的云间粮仓,副驾的教练说:“这里可以让它展示一下多样的泊车功能。”我欣然接受。

它的代客泊车AVP功能,可以识别多种类型、甚至无比复杂的车位,并且它会记住行车轨迹,自动带领我们抵达目的地。车外语音泊车功能更是让人上头,当我们所有人从车内离开,在车外张口就可遥控它泊车,这样的场景难道不是在与一位机器人交互?

所以,在极越01面前,停车从来不是一件难事,反倒是趣味无穷。

其实,在这一路上,极越01的智能AI伙伴SIMO渗透到了用车的方方面面,它时刻在线,完美演绎“快、准、稳”。无论我们身处车内的哪个位置,对于它的呼叫,都能立刻响应并达成。

教练还告诉我们,车内还融入了文心一言的大模型能力,SIMO的智商远比我们想象中要高得多。

看来,极越01包括极越未来的其他产品,都像是一座宝藏,值得我们去细细玩味。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